

这些关于咖啡的问题
标杆教育干部培训中心给你一一解答
咖啡因和酒精都属于刺激性和兴奋性的食物,对人血管都有扩张的效应。如果大量混合饮用,容易引起失眠、多梦、亢奋,影响神经系统,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可忽视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教授认为:酒精和咖啡因搭配的关键在于酒精含量。如果酒精含量低于0.5%,则无需过度担心,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。此外,北京市交管局法制科工作人员建议,消费者喝完含酒精饮品后不要再开车,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/100毫升就被认定为饮酒驾车。工作人员还表示,是否酒驾不能简单以饮品中的酒精含量来计算。“你本身吃的粮食可能就含有酒精,这些含有乙醇的饮料、食物,会进一步增加你血液中的酒精含量。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对酒精的吸收情况也不一样。”牛奶是咖啡的健康伴侣。咖啡中含有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——草酸和咖啡因,而牛奶含钙高(104毫克/100克),可以弥补咖啡本身造成的钙流失。
此外,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表明:牛奶蛋白与多酚结合能提高抗炎活性,咖啡中加入牛奶,能使免疫细胞的抗炎作用翻倍。标杆教育在职干部业务培训中心:儿童、孕妇、乳母、心律紊乱、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人,均不适合喝含咖啡因的饮料。因为咖啡只影响非血红素铁的吸收,即谷物和蔬菜中的那种,但是对肉类(牛羊肉、鱼类和家禽)中的血红素铁并没有影响。这里需要惠州党建规划解释一下,“非血红素铁”和“血红素铁”的含义:铁是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,铁来源可以分成两类: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。
血红素铁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当中,比如动物肝脏、动物血、红肉、禽肉等。非血红素铁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中,比如菠菜、豆类等。

我们饮食中的铁有很多来源,咖啡因摄入对人体总体的铁吸收并没有很大影响。事实上,咖啡对一顿饭中铁的影响只有6%左右。
实际上,英国、韩国、法国均有研究发现,咖啡或茶摄入的咖啡因并不会导致健康人群缺铁和贫血。 2021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仅9杯/年,远低于美国、日本等国家(如美国约为 340 杯/年、日本约为 293 杯/年)。美国、日本的人均摄入量远远高于我国,但贫血率却比我们低。换而言之,只要你平时的饮食中能保证获得足够多的铁,比如多吃瘦肉,将果蔬和咖啡分开吃(果蔬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),就不用担心喝咖啡会贫血。实际生活中,也很少有人因为喝咖啡而贫血。很多人缺铁性贫血并不是因为喝咖啡,而是他们本身就没有摄入足够的铁。 党政业务培训中心:喝咖啡的好处
可能比你想象中的要多
在秋季喝点咖啡,除了能享受它的浓醇滋味,还有助于应对秋膘、秋乏、秋愁等不良状态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介绍,咖啡因能促进胃肠道蠕动,让排便更顺畅,还可增强新陈代谢能力,加速脂肪燃烧,喝完咖啡再运动,甩“秋膘”效果更好。速溶咖啡不能起到减脂效果,最好选不加咖啡伴侣、不加糖的黑咖啡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侯正华说,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,可以刺激大脑中多巴胺的释放,情绪低落时适量饮用,能帮助缓解。但过量饮用咖啡可能会导致焦虑、失眠和心悸等不良反应。
金晖表示,咖啡因能促进肾上腺素的产生,让人大脑兴奋,达到提神的目的。人体处于疲劳状态时,身体会产生“腺苷”,咖啡因进入人体后代替腺苷与腺苷受体结合,使大脑无法接受到疲劳信号,依然觉得精力充沛。特别困乏的时候可以喝杯咖啡提提神,如果能同时休息10~20分钟,效果更佳。
中国注册营养师刘萍萍表示,适量喝咖啡,不但能让人心情愉悦,消除困意,还有助控制血压血脂,预防2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病。但如果喝法不对,则会让人变得烦躁、易怒、失眠、头痛、心悸等,甚至增加患某些疾病(如骨质疏松)的风险。纯黑咖啡含有丰富的钾和大量抗氧化物质,热量也很低。其次是在浓缩咖啡基础上加入奶的种类,优点是增加了钙、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。
最不推荐的是额外加糖、奶油的种类,摄入过多的糖和脂肪,易让人发胖。早上10点左右来杯咖啡,可以达到很好的提神效果。咖啡因需要8小时左右才能代谢出去,因此别太晚喝,以免晚上失眠。咖啡因会刺激胃酸分泌,增加胃酸浓度,政府党建文化设计不建议空腹喝咖啡。若时间紧张,喝咖啡前最好吃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如面包、包子及各种饼类等。
咖啡中草酸会降低肠道对钙的吸收,咖啡因过量摄入会增加尿中钙质的排泄。牛奶含钙高,可以适当弥补咖啡本身造成的钙流失。
- 健康成年人每天不超过210~400毫克咖啡因(相当于3~5杯咖啡)是适宜的。

- 不鼓励孕妇喝咖啡,如果实在要喝,每天咖啡因摄入不得超过150~300毫克(约1~2杯咖啡)。
- 咖啡因会进入乳汁,可能导致婴儿睡眠障碍,哺乳期女性也要少喝或不喝咖啡。
- 12~18岁的青少年可少量饮用咖啡,但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不得超过100毫克(约1杯咖啡)。
- 绝经后女性、骨质疏松患者、正在服药的人、对咖啡因敏感的人、消化道疾病患者等,都应尽量少喝或不喝咖啡。
意式、美式、拿铁、摩卡……咖啡种类多样,它们有什么不同?怎么选出适合自己的那一杯?传统的意式浓缩咖啡是以极热但未沸腾的热水,借由高压冲泡研磨成很细的咖啡粉末萃取制成,体积为30毫升,制作时间25~30秒,浓度较大,味苦而浓香。由意式浓缩咖啡加入热水制作而成,加水比例通常是1:4或者1:5。这是最简单,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咖啡。由意式浓缩咖啡加牛奶制成,意式拿铁为纯牛奶加咖啡,美式拿铁则将部分牛奶替换成奶泡。常见的摩卡是由意大利浓缩咖啡、热牛奶巧克力酱和稀奶油混合而成。口感醇香、滑腻适口、苦甜交融。在热牛奶中加入浓缩咖啡,再淋上焦糖酱制成。该咖啡中含有大量的焦糖酱,糖含量比较高。白咖啡并不是指咖啡的颜色是白色的,而是以特等咖啡豆及特级脱脂奶精为原料,经特殊工艺加工后得到的咖啡,比普通咖啡更清淡柔和。市场上还有很多冰咖啡,一般是用普通咖啡与牛奶混合,加入糖浆搅打均匀后放入冰块。意式、美式和冷萃这3种咖啡不添加其他东西,味道较纯正,适合大多数人饮用。
拿铁和卡布奇诺这两种咖啡通常都是由咖啡与牛奶交融制成,牛奶让营养价值和口感提升了不少,适合喜欢咖啡、但又不喜欢苦味的人群。摩卡、焦糖玛奇朵、白咖啡和冰饮花式这几种咖啡通常都加了巧克力、奶油或糖,能量较高,从健康角度,应尽量少喝。来源自广东科普微信公众号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