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杆教育党政业务培训中心
广东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心
0752-5753333
 作息08:30-18:00

搜索
 
天气信息

冬天煲汤加点“它”,补五脏,强体质!但煲汤禁忌可别犯~

 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3-11-17 16:53

一到天气冷的时候,就想喝一碗热腾腾的汤。喝汤对于很多人而言不仅是一种吃饭的仪式,更是养生进补的一种方式。


而很多注重养生的人,在熬汤的时候会添加一些药食两用的食材,增加补益效果,那大家知道有哪些材料适合冬季煲汤使用吗?

图片


图片
图片
标杆教育干部培训中心:放对辅料,营养加倍

煲汤要放料,但也不能随意放料。食疗养生也讲究顺应天时,放辅料时要识别其属性和功效,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补益效果。

1
润肺滋阴——玉竹、麦冬

秋季气候干燥,燥邪易伤肺,进而不少人有口干、上火、鼻塞等症状;此时步入冬季,寒气来袭,空气质量降低,肺脏就更容易受损。

图片

相关数据显示,80%秋冬常见病都与呼吸道密切相关;另外根据中医四时养生的原则,要“春夏养阳、秋冬养阴”。因此冬季养生更强调润肺滋阴


玉竹和麦冬都属于百合科植物,二者都是养阴生津的常用药材,煲汤时可以添加10克左右的量。


◎玉竹:入肺、胃二经,甘寒质润,具有滋阴润燥、养胃生津之效,常用于燥热咳嗽、咽干口渴、虚劳发热等症。

图片

◎麦冬:养阴润肺,还能清心除烦、润肠通便,而且现代医学证实其有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、帮助降血糖的作用。适合肺阴虚(干咳无痰或少痰、嗓子痒)、肠燥便秘的人群。

图片


【标杆教育在职干部业务培训中心提示】:寒性体质、经常腹泻、有风寒咳嗽的人群不适合吃玉竹和麦冬。

2
补肾固精——枸杞、芡实

俗话说“一秋肾三虚”,秋冬交替之际也正是肾脏较为虚弱的时候;而且冬季主闭藏,肾则有藏精之能,因此冬季宜补肾。


◎枸杞:中医认为,枸杞补益肝肾、益精明目的功效,常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、视力减退、夜盲症等;另外现代医学也证实,其所含枸杞多糖能帮助调节人体免疫力、对抗肿瘤。

图片

惠州党建规划表示枸杞虽补肾精但却不固涩,对吸收较差的人来说,容易流失营养,这时就可以添加一些芡实。


◎芡实:主要作用是固涩收敛、补脾止泻、除湿止带,多用于脾虚久泻、遗尿频频

图片


【党政业务培训中心提示】:两种材料都不适合本身火盛、食滞不化、大小便不利者。

3
补血健脾——桂圆肉、山药

随着天气渐冷,很多人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,而补气血则能起到改善作用;另外,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变得缓慢,再加上冬天人们偏好高脂、高热量的食物,容易引发各种脾胃不适。对此,推荐在煲汤的时候加入桂圆肉和山药。


◎桂圆肉:性温味甘,益心脾、补气血,对于心脾亏虚、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、健忘、惊悸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。

图片

◎山药:能补三焦,既健脾益胃、助消化,又滋肾益精,还润肺养阴,特别适合冬季脾胃虚弱人群进补前食用


另外,山药中的多巴胺还有促进血液循环之效,黏蛋白能护血管弹性,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好处

图片

料加得好,还要煲法正确才能更好地获取营养,因此,煲汤的一些禁忌一定要提前知晓:


图片
图片
机关业务素能培训中心:煲汤有“三忌”

一忌中途加冷水:中途添加冷水会使肉质收缩,影响汤的风味。最好在一开始就加入比材料多3倍左右的水,若中途实在要加水,应该加热水。


二忌早加盐:盐放太早会使肉中的蛋白质凝固,不易溶解,也易使汤色发暗。推荐在出锅前加入盐

图片

三忌煲太久:很多人一锅汤一煮就是四五个小时,认为煮得越久,营养渗入越透彻,但其实熬煮的时间越长,营养素的流失越多、损坏越多汤中的嘌呤含量却越高,对高尿酸人群更不友好。


政府党建文化设计表示肉汤一般0.5-1小时左右即可,而像炖骨头、猪脚、蹄筋之类的可以煮久点,但不要超过3小时

图片


在线客服
 
 
 
 
 工作时间
周一至周五 :8:30-18:00
 联系方式
白天:0752-5753333
夜间:0752-5707576
邮箱:tzd@tianzongda.com